English     CAST內部郵箱入口    

中國青年報:回家的路有多難

時間:2016年06月28日 信息來源:中國青年報 點擊:7335 字體:

——長征七號火箭首飛任務返回艙自述

4313979896769274589.jpg

  我叫多用途縮比返回艙,是長征七號火箭這個大塊頭把我送到了太空。


6月26日傍晚,我躺在暖洋洋的戈壁灘上,祖國母親的懷抱真的很溫暖!就在幾個小時前,我還站在離地面170公里高度,頭頂是璀璨的星空,腳下是蔚藍色的地球家園。在那里,我告別了陪伴我遨游太空19個小時的長征七號火箭上面級“遠征”大哥,獨自踏上回家的路。


我不害怕高速穿越稠密大氣層時的高溫灼燒和劇烈顛簸,也不畏懼可能讓我與地面親人暫時失去聯(lián)絡的討厭黑障,我唯一擔心的是多種因素交錯影響造成的返回彈道偏差。萬一,再入大氣層時偏差過大,我可能就無法落到預定著陸區(qū);萬一測站捕捉不到我的蹤跡,地面的師父們怎么開展搜救與回收?


說到這里,不得不提一下“遠征”大哥的特別之處。這次太空旅行,“遠征”大哥是全程自主制導控制,也就是每一次調姿,每一次控制,調多大、控多少完全自己計算決定。這種方式雖然充分彰顯了他的智慧和自信,但由于地面無法干預修正,再加上自主制導控制算法限制,火箭入軌偏差和“遠征”大哥每一次的自主控制誤差無法完全消除,最終就有可能導致我再入大氣層時的誤差較大。


就為了誤差這個事,地面的航天人們可是殫精竭慮、費盡思量。特別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“飛控人”,他們精確計算出我們返回制動點火前的軌道,并及時給“遠征”大哥注入了導航修正參數,從而確保了返回制動控制,滿足了我和“遠征”大哥分離的精度要求。


就這樣,我才站在了距地面170公里的分離點,成功踏上回家的路。


當然,回家的路之所以那么困難,不能怪“遠征”大哥,有我自身的原因。為了提升后續(xù)航天員返回過程的安全性和舒適性,這次家鄉(xiāng)的航天師父們設計我時,采取了全新氣動外形,這樣空氣的升力更大,航天員返回時承受的過載就會小很多。


然而,這樣一來,給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進行測站引導和落點預報帶來了很大困難。特別是,我還采用了小角速度慢旋的方式無控再入返回,這讓地面科技人員的力學模型創(chuàng)新變得更加復雜。


通俗地說,就是全新的返回過程控制方式和氣動特性,使得返回動力學計算模型更加復雜,想要精確計算我的位置引導測站跟蹤、準確預報我的落點引導搜救回收更加困難——


要知道,我返回的落點散布范圍可是神舟飛船返回艙的28倍!


臨行之前,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“飛控人”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。針對任務“返回要求高,落點預報難”的特點,他們創(chuàng)新突破了新型氣動特性條件下返回艙再入引導和落點預報技術,通過建立分離點參數誤差分析模型、返回艙氣動模型和再入大氣模型,妥善解決了我說的幾個難題,確保了返回測站引導和落點預報的精度。


盡管如此,當時我心里還是很忐忑,畢竟這是我的處女之旅。


所幸,我回來了。聽說,效果還是不錯的!感謝“飛控人”,感謝航天師父們。(通訊員 姜寧 祁登峰 記者 邱晨輝)




關于本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招聘信息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航天城 網站建設: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
Copyright © 2000-2024 www.597ps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版權所有
京ICP備20011260號-1